1933大金剛觀後感

12/26/2005 03:29: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看完PeterJackson執導的「金剛」之後,一股想一窺初版金剛的衝動油然而生。於是馬上到西門町的唱片行買了兩張金剛的DVD,一張是1933年的黑白片「大金剛(King Kong)」,另一張則是1976年重拍的「大金剛(King Kong)」(潔西卡蘭芝初登大銀幕之作)。

上週五我把1933年的「大金剛」看了一遍之後,不得不佩服Peter Jackson,他不僅是重拍金剛而已,他還把金剛的故事拍得更有深度、更合理化。

1933的「大金剛」片中,女主角對於金剛,只有害怕而已,沒有絲毫的感情成分在其中。所以從頭到尾,只要當女主角面對著金剛,就只有尖叫。所以當最後金剛從帝國大廈上跌落時,觀眾應該跟女主角一樣,不會有一絲的心疼與不捨。

而且當金剛被抓到曼哈頓「示眾」時,安與傑克則選擇了這個「世界第八大奇景首映」的場合,當眾宣布他們兩人要結婚的消息。由此可知,安對於金剛的確沒有任何的愛。

不過,我相信片中的金剛對於女主角,仍有些許的愛憐,所以當他知道自己即將跌落時,還是先將女主角安放於帝國大廈上,避免她會隨著他墜落身亡。

1933年的傑克是船上的水手,他與安的愛情建構在膚淺的表相(容貌、身材)的相互吸引之上,這跟PJ版有很大的不同,也比較難讓人信服傑克會拼了命去救安。

我很佩服在1933年,也就是民國22年,就能夠拍出一部這麼具有想像力以及憾人視效的電影來。片中的金剛與恐龍,都是用黏土等塑材去製作的,然後一格一格地拍攝,再以每秒24格播放出動態的影片來。至於演員與金剛的互動,則是將已經事先拍攝好的黏土怪獸動態影片,投影在大布幕上,再在讓演員在大布幕前演出,就好比我們站在戲院的螢幕前與螢幕上的角色對戲一般,雖然永遠碰不到,但是還是可以做出互動的效果。

這讓我想到小時候在台北市的中山堂曾看過一個改編自「天方夜譚」的舞台劇,那是一個來自日本的劇團所演出的,舞台上有一片被割成一條一條的大布幕,播放著辛巴達的歷險故事,當畫面中的辛巴達往觀眾衝過來時,一位扮成與螢幕裡的辛巴達一樣的演員便從一條一條的布幕後衝出到舞台上,看起來就像是辛巴達從螢幕裡跑了出來,讓觀者不禁驚呼神奇!

小時候我一直以為金剛(KingKong)這個名字是翻譯自中文,雖然後來我知道這個金剛與佛經中所云之金剛並不一樣,但卻又不明瞭為何人們要將巨猩叫做金剛。直至看了1933年的「大金剛」之後,我終於瞭解KingKong這個名字的由來了。這一幕是PJ版所沒有的:片中骷髏島上的土著在城牆上裝置了一面大鑼,當守衛者發現巨猩出現時,便會敲鑼警告其他人;由於敲鑼時所產生的聲響近似「KONG」音,於是土著們便將這頭超大巨猩叫做「Kong」,而當Kong被抓到美國示眾時,人類(Carl)為了彰顯Kong的與眾不同,便稱他是叢林之王,送給他一個「King」的稱號,並加上「世界第八大奇景」的頭銜,於是這頭來自骷髏島的巨猩便有了一個音似中文「金剛」的名字「King Kong」了!

順便提一下何謂「世界七大奇景」。世界七大奇景有兩種說法,一是希臘羅馬時代的,一則是現代的。

希臘羅馬時代的七大奇景是由一位公元前二世紀的希臘數學家Philo所選出的,乃是當時的七個偉大建築物:

1、埃及的金字塔
2、土耳其的Artemis神殿
3、土耳其的Mausoleum墓廟
4、埃及亞力山卓港的Pharos燈塔
5、希臘Rhodes島巨人像
6、新巴比侖的空中花園
7、希臘奧林匹亞城之Zeus神像

由於古代的七大奇景如今僅剩下埃及的金字塔,因此後世便用其他現存建築與景物來取代那些已經消失的奇景。現代的世界七大奇景如下:

1、義大利比薩斜塔
2、加拿大的尼家拉瀑布
3、埃及的金字塔
4、利智的復活島巨人群像
5、印度的泰姬瑪哈陵
6、中國的萬里長城
7、美國的大峽谷

其實只要一比較1933與2005兩個版本的金剛,便可以很明顯看到PJ對於1933年原作的崇拜與敬重,對於一些橋段與對白,都是十分忠於原作。包括金剛用手掰開暴龍的嘴巴並在暴龍死後玩弄其嘴巴的畫面,在1933的大金剛裡就已經有了。

1933版與2005版在片尾的最後一句對白是一樣的,都是由Carl來說出那句「不是飛機殺死牠的,是美女殺死了野獸。」

不過相同的對白在這兩個版本裡卻有著不同的意涵。

對於兩個版本的Carl而言,他所看到的的確都是金剛為了想抓到安而被眾人捕捉,所以Carl認為如果不是因為安的美貌,金剛是不會被吸引而導致自己走上絕路。這個論點放在1933的版本裡,或許會得到觀眾的認同(雖然金剛是否會傾心於人類的美貌,仍引起不少的爭論。),但是在2005的PJ版本裡,觀眾可以明顯瞭解金剛所感動的並非美貌,而是安的友誼。所以這句片末對白在PJ版本裡則有著反諷的意思,諷刺那些只看到表象的人,是永遠不會瞭解真相。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