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原住民的命名制度

2/07/2006 04:50: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前幾天看到電視新聞報導一位原住民拿到了已恢復原住民傳統姓名的新式身份證,新聞中採訪這位原住民與她的母親,我注意到她的姓氏跟她母親的名字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她的姓氏是取自母親的名字,於是引起了我研究原住民命名制度的興趣。

世界上各民族的家庭組織、社會結構、風俗等方面非常繁雜互異,在名制上也表現出高度的多樣性,根據林修澈教授(政治大學原住民族語言教育文化推展中心主任)的研究,人類的正式名制的結構,一共可分為「五類十五式二十一型」。

台灣原住民各族的名制十分複雜,依照移川子之藏教授(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詳見文後備註)的說法:「姓名在高山族各種族都不存在,那些等於所謂姓名的,是個人、家族、以及氏族名稱的個別添用或併用而構成,然而他們的姓名與我們所謂的姓名,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我們看到原住民的名字時,千萬不能馬上用我們習慣的姓名區分模式去做判斷。

台灣原住民各族名制的基本歸類如下:

一、親子連名制:

典型的有泰雅族、賽夏族、鄒族的「父子連名制」,還有阿美族的「母子連名制」等。以有名的泰雅族文化工作者「瓦歷斯‧尤幹」為例,「瓦歷斯」是其本名,不是他的姓,「尤幹」則是他父親的名字,因為泰雅族的名制是用「父子連名制」;因此他的兒子就叫「飛鼠‧瓦歷斯」,在本名之後連用父名。

「親子連名制」對於追溯祖先世系非常有幫助,在沒有文字的民族裡,可說是一項記憶歷史的最佳發明。一九二八年七月,日本著名人類學者移川子之藏和宮本延人到花蓮做台灣原住民第一次田野調查工作時,就對太魯閣族的頭目一口氣可以背出七個世代、總人數達四百餘人的名字,感到相當驚訝。將這些系譜整理之後,即是移川教授在1930年完成的鉅作「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之開端。

二、親從子名制:

以雅美族的「親從子名」和「祖從孫名」為典型。雅美族人凡未生子女的人都使用自己的本名,生了第一個子或女後變成siaman(夏曼)某某,即某某人之父或母的意思,等到做祖父時,又改稱為siapun(夏本)某某,意為某某人之祖父(母)。一個雅美人會隨著長嗣生命誕生而更改名字。最近報章雜誌提到蘭嶼雅美族人名時,常常尊稱為「夏曼先生」,其實「夏曼」只是「爸爸」之意,而真正的名字乃是在後半段音節。

舉例來說,如果你遇到一位叫做夏曼‧藍波安的先生,你就應該知道,夏曼已經當了爸爸,而藍波安則是他第一個小孩的名字。也就是說,夏曼.藍波安其實是「藍波安之父」的意思。結了婚、沒有小孩之前,夏曼.藍波安則是施努來。將來藍波安生子,夏曼將改稱為夏本(意味「某人的祖父」)。這種特殊的達悟人命名規則,人類學的術語稱為「親從子名」。

不管是「前名」或是「後名」,「夏曼」或「藍波安」都不是姓氏。達悟人面對需要填寫「姓名」的表格時,實在是無法符合易文化的內在邏輯。事實上,正因為「名可名非常名」,使戶政事務所苦惱於達悟人理直氣壯的「階段性」更名要求。

三、姓名制:

這種名制跟氏族社會有關。賽夏族、鄒族、布農族等有氏族的社會,會在個人名後附加氏族名稱,而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會在個人名後附加類似氏族名的家名。這種姓名制與我們傳統的認知的有些許差異。

同樣屬於平權社會的泰雅人,命名規則採取的是「親子聯名」。通常是以父親與子女的名字相連接。作家瓦歷斯.諾幹的名字,瓦歷斯是自己的名字,諾幹則是爸爸的名字。瓦歷斯.諾幹生子,命名為威暑.瓦歷斯和威海.瓦歷斯。諾幹、瓦歷斯、威暑(威海)一脈相承,卻沒有「姓氏」。如同蘭嶼的達悟人,聰明的瓦歷斯.諾幹自然也無法化解需要填寫「姓名」表格的困惑。

前述命名原則所隱涵的個體性顯而易見,階層化社會的名字則突顯集體性的意涵。阿里山鄒族的名字,不論男女都只有約十個左右,循環使用;聚落內的同名者眾,便以家族的名稱作判斷。因此,巴蘇亞.博伊哲努(目前的原住民委員會副主委浦忠成)與巴蘇亞.偝翁希是不同的。事實上,鄒人的家族名標誌其在部落體系的位置,也區隔出不可違逆的婚配的範疇。

博伊哲努有風中之子的意思,是雅塔鄔雍喀那家族在暴風雨之後拾獲的養子,地位低於它的收養者雅塔鄔雍喀那家族。至於俾翁希則是部落領袖家族的職位稱呼,而非姓氏;任何擔任部落首長的家族成員,都被冠以俾翁希的稱呼,原有的家族之名暫時隱藏不用,待不再擔任領袖職務時再恢復原來的家族名。

排灣族將家屋給予獨特的名稱,不論貴族或平民都有各自的家名。家名是一種徽記,是所有居住在家屋之內者對他者的識別符號。比方說作家利格拉樂.阿女烏的名字,利格拉樂是家名,不是姓氏。兩個分別住在不同家屋的兄弟,自然擁有不同的家名。

有時候,名字的光芒會被其他的稱呼所掩蓋,阿美人年齡階級級名的重要性,凌駕子女連母名的名制。而賽夏人大型的家族合葬,墓誌書寫高達二十餘世(超過六百五十年)、清清楚楚的世系綿延,令人嘖嘖稱奇。

原住民族的「正名運動」已有十餘年的歷史,不管是族群名稱的正名,或者是個人由漢名回復到原名的正名,都指涉主體性建構的過程,也呈顯自然事物如何被文化加以區劃的現象。目前,許多人都知道原住民族族名的稱呼(如:鄒、達悟、泰雅、布農),多半都是「人」的意思。不過,非常多樣化的各族命名方式,卻依然令人困惑。

原住民的名制在部落社會是用來區分人我,和維持社會結構運作的法則。命名是人類很有創意的發明行為,命名規則時有創新,要歸類沒有文字記錄的民族名制規則實難以概全。因此身為非原住民的其他種族,更需要進一步去認識原住名的命名制度,以免在原住民全面復名後,對原住民的姓名產生許多誤解。

目前原住民復名的方式有三種:「原住民傳統姓名以漢字註記」、「原住民傳統姓名漢字註記並列傳統姓名的羅馬拼音」、「漢人姓名並列原住民姓名的羅馬拼音」。

另外,籐文化協會自二月六日起,與原民會合作,透過電視頻道、台北地區的捷運與公車播送三階段的復名廣告,首先希望原住民能夠把自己的名字大聲喊出來,增加原住民自身對姓名的認同,並進一步讓漢人社會認識原住民命名文化的美。

備註:移川子之藏(1884.11.16~1947.2.9),日本福島縣人。民族學、人類學者。1914年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1917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19年任慶應義塾大學文學科講師,1921年任東京商科大學附屬商學專門部教授兼該大學預科教授。其後,轉任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教授,以在外研究員身分赴歐美各國研究1年10個月。1928年再轉任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教授,擔任土俗學、人種學講座教授。移川子之藏以太平洋地區民族文化的比較研究為重點,留下卓越的研究成果,曾獲日本帝國學士院賞。主要著作有《高砂族系所屬の研究》、《南洋に於け民族の移動》等。

參考資料:「台灣風物」四十四卷一期、公共電視製作之「請問貴姓」節目。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