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樂團最新MV《山地醉拳》

12/31/2008 11:52:00 上午 張貼者: 張哲生



董事長樂團-山地醉拳MV(一鏡到底)
詞曲:吳永吉
攝影:吳儀榮
剪輯:紅花樂團克拉克
導演:董事長樂團

MV後面還有幕後花絮,老實說,嘔吐的畫面還真有點噁心......阿吉你的酒量有待加強喔!

推薦「龍之子VS.卡普空」~終極感動!

12/30/2008 02:24: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Wii的「龍之子VS.卡普空 (タツノコ VS. CAPCOM CROSS GENERATION OF HEROES)」終於上市了,前天到萬年四樓花了2100入手這款期待已久的遊戲;操縱「科學小飛俠」的鐵雄與珍珍大戰「快打旋風」的龍與春麗,真的是超爽的!很久沒玩到這麼過癮的的格鬥遊戲了,絕對推薦!

Trailer


威力值數以「億」計的華麗必殺技,炫目至極,使出時忍不住要大喊痛快!而聽到「科學小飛俠」主題曲音樂隨著鐵雄出場而響起時,眼淚都快飆出來了,太感人了!玩了一小時之後,赫然發現左手大拇指已經「碰葩」(因過度摩擦而起水泡)了。

繼PS2的「鐵拳3」之後(當年購買PS2主機就是為了玩鐵拳3),很久沒玩到如斯過癮的格鬥遊戲了。看到熟悉的卡通人物跟電玩人物在眼前戰得難分難捨,感動的成分遠遠大過遊戲帶來的刺激,這真是一款經典的懷舊作品呀!

Opening


同場加映:「龍之子VS.卡普空」日文官網

小威力玩CS Online之殭屍趴趴走VS霹靂貓plus太空突擊隊

12/26/2008 12:01: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小威力最近迷上CS Online新的殭屍模式,因為他再也不用擔心會因為亂打牆壁或車輛,而搞得彈盡援絕了!在殭屍模式裡,被殭屍抓到後就會變成殭屍,然後只須舞動雙手就可以把其他人變成殭屍而獲得戰績;小威力終於可以擺脫零分的宿命了!真是太棒了!



下面的影片拍攝於平安夜,小威力趁我去上洗手間的時候,立刻搶了我的座位,雙手就定位便開始玩了起來。於是,我馬上拿出相機將他熟練的表現拍了下來;當然,小威力並不是很喜歡在戰鬥的時候被一直「跟拍」,在忍無可忍之下,他終於「變臉」了…(看完影片就會明白了)


(背景音樂為卡通「霹靂貓」與「太空突擊隊」的主題曲。)

「牛肉在哪裡」源自1984年的溫蒂廣告

12/23/2008 12:21:00 上午 張貼者: 張哲生

面對候選人的政見或政府提出的政策,人民及媒體都會質問:「牛肉在哪裡?」,這句話裡的「牛肉」指的是好處、優惠,或實質利益。但為什麼是「牛肉」而不是其他動物的肉呢?這其中究竟有什麼典故呢?

這句話其實是來自「溫蒂漢堡(Wendy's)」在1984年播出的一支電視廣告影片。影片裡,三位老婦人在櫃檯前點了一份牛肉漢堡,送上來的漢堡麵包又大又厚,但牛肉卻小得可憐,視力不佳的老婦人因為看不見尺寸微小的牛肉,便不斷喊著:「Where's the beef?(牛肉在哪裡?)」

接著出現旁白道:如果這三位老太太去「溫蒂」吃午餐,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溫蒂漢堡的訴求點來自於當時美國農業部的一項調查結果--溫蒂漢堡的牛肉餡比麥當勞的要多出零點幾盎司,而且是現烤而非微波的。

該廣告利用人物誇張的表情和動作,辛辣地諷刺「麥當勞叔叔」短斤少兩,引起消費者強烈的迴響,並大大地提高了溫蒂漢堡的知名度與美譽度,還榮獲了 Clio 廣告大獎。



1984年,當時致力爭取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資格的前副總統孟岱爾(WalterMondale),便引用「溫蒂漢堡」這句廣告詞,來質疑黨內對手哈特(GaryHart)提出的政見缺乏實質內容。此後,這句話便已成了政治圈的慣用語,就連中文也常用「牛肉」一詞來當做政見或政策的實質效益。

超經典台灣電視節目片段

12/22/2008 11:14: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在 YouTube 看到一些童年回憶裡的電視節目片段,很感動也很懷念,與各位分享之:

台視新聞經典片頭


台視每日開播畫面(1980)


中視每日開播畫面


中視新聞快報-解除戒嚴


台視「五燈獎」


台視「五燈獎」-張惠妹五度五關


華視「好彩頭」(特別來賓是藍心湄與張雨生)


中視「大家一起來」(特別來賓是藍心湄)


台視「強棒出擊」(怎麼又是藍心湄?)

熊貓 VS 貓熊

12/22/2008 11:40:00 上午 張貼者: 張哲生

團團、圓圓即將來台灣,現在也掀起一陣熱潮;不過團團、圓圓到底是「熊貓」還是「貓熊」呢?



最近台灣許多媒體的報導都指出,中國稱他們的國寶為「熊貓」而非「貓熊」是跟中文書寫方向有關係,其原因來自40年代重慶的一個動物標本展覽,展品標牌上「貓熊」的寫法是從右到左,但是當時已經有不少人唸中文的方法是由左到右;因此,許多人就以訛傳訛,把「貓熊」硬是唸成「熊貓」,並從四川開始往外流傳,日積月累之後,大陸民眾於是就習慣了「熊貓」一詞。

但事實上,這個說法並不合理,因為大陸直到50年代才規範中文橫排為從左到右,而且若「貓熊」真是正確的名稱,就算參觀民眾看錯、讀錯,媒體在報導時也不該會寫錯、念錯才對。

我在網路上找到一篇由姚德懷先生所提出的見解,指出熊貓這個稱呼早在30年代就已存在,古代中國人將熊貓視為怪獸,對牠的稱呼乃五花八門,包括了:貔貅、貘、食鐵獸、猛氏獸,與啖鐵獸…等等。後來人們發現牠的個性溫和,並非猛獸,又因其狀似熊,便依其毛色及喜食之物叫牠「花熊」或「竹熊」。至於為何後來會被稱做熊貓,應是受到小熊貓的「牽連」。

英文版「大英百科全書」的 panda 篇將小熊貓 (lesser panda, 也稱做 red panda) 跟大熊貓 (giant panda) 放在一起介紹,在小熊貓的介紹裡有這麼一段文字:Sometimes called bear cat, or cat bear.(有時被叫做熊貓或貓熊),我想這應該就是小熊貓中文譯名的由來了,而且這個譯名還被延伸至 giant panda 而變成了「大熊貓」。

所以事情的真相是,在英文的世界裡,lesser panda 也被叫做 bear cat (熊貓) 或 cat bear (貓熊),但這跟 giant panda 無關,只是當英文被翻譯成中文後,便出現了連鎖效應:lesser panda 被譯做「小熊貓」(因為牠的外型像貓,所以中文譯名便取熊貓而捨貓熊),連帶地,giant panda 便被一併譯成了「大熊貓」,於是,「熊貓」就成了 panda 的中文翻譯。

在英語世界,panda 是個不會引起爭議的名字,不過在中文世界裡,熊貓與貓熊卻成了各有所好的稱呼,至今仍無法統一;我的建議是,應該將大熊貓 (giant panda) 稱為「貓熊」,因為牠的身型像熊(熊頭、熊身、短尾),而似貓(貓頭、窄身、長尾)的小熊貓 (lesser panda) 便可簡稱為「熊貓」。如此一來,「貓熊」與「熊貓」兩詞便各有所歸,不會再混淆不清了。


(小熊貓生活在中國南部以及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地區。在尼泊爾文字中,小熊貓的名字是「吃竹子和植物的小動物」。)

台北市立動物園於12月20日正式對外說明,團團、圓圓屬熊科動物,叫「貓熊」較符合中文以詞尾為名的習慣,未來動物園的導覽解說牌上,會掛上「大貓熊」字樣,因為團團、圓圓是屬於「熊科」、「大貓熊屬」。園長葉傑生說,不論是從生理構造、行為特徵或演化證據上,貓熊都和熊是比較接近的。對台灣將稱貓熊,中國表示尊重。

台北市立動物園網站上關於大貓熊的介紹如下:

中名:大貓熊
英名:Giant panda
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
保育等級:瀕臨絕種動物
分類:哺乳綱、食肉目、熊科、大貓熊屬   

是大貓熊?還是大熊貓?

大貓熊或大熊貓指的是同一種動物,牠的學名是Ailuropoda melanoleuca。

不過由於在生理構造、行為特徵及演化證據上都顯示與熊較為接近,因此以「大貓熊」稱呼較符合中文以詞尾為名的語言習慣。

大貓熊屬與熊屬的差別:

近百餘年來,生物學家對於這個物種的正確分類一直爭論不休。最後經現代分子生物學方法彙集的資料證實,大貓熊自成一屬,既不屬於浣熊科,也不屬於熊屬。
  • 食物的特化:大貓熊的食物有99%為竹子,屬於食物高度專化的物種。
  • 兩者的習性有顯著差異:一般分布在高山的熊都會冬眠,大貓熊則全年活動,這是因為其所主食的竹子無法充分提供冬眠必須的熱量。
  • 兩者的染色體數目亦有顯著差異:熊科的棕熊有37對染色體,各個染色體均是端位染色體;大貓熊有21對染色體,各染色體多屬中位染色體,顯示其中位染色體乃由祖先熊(目前已絕種)的兩個端位染色體聯結而成;小貓熊則有22對染色體。


最後,將姚德懷先生關於貓熊和熊貓的文章轉載於後,以供參考。

談“熊貓”和“貓熊” / 姚德懷

讀2002年第12期《咬文嚼字》,見第26頁有《“貓熊”何以成“熊貓”》一文。該文論點其實重複了同刊1999年第6期第34頁《“貓熊”變“熊貓”》的論點。兩篇文章都轉述了同一種看法,認為“貓熊”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橫排時從右至左讀便變成了“熊貓”。我認為這種說法是可商榷的,以前曾寫文討論過。我的主要觀點是:熊貓既是國寶,早有土名及傳統的名稱,熊貓或貓熊都源於洋名,而“熊貓”語源上可能還是出自“小熊貓”。以下掛上有關舊作兩篇,拙文之後又掛上武漢朱建頌先生的一篇有關文章。

大熊貓 / 姚德懷 
[ 原載《詞庫建設通訊》1997年8月第13期第36-37頁。]

讀者來信提到了《術語學、標準化與技術傳播國際學術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92年,北京) 第494頁李玉英“漫談名詞審定工作”一文的片斷。李氏說:

熊貓早在1869年,一位法國學者來華,到四川考察生物資源,給“熊貓”定名為“黑白熊”。兩年後,動物學家進一步考察,研究它屬於貓熊科,將它進一步定名為“貓熊”。直至本世紀四十年代,我國在重慶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當時展品標牌上分別用中、英文書寫著“貓熊”的學名,但由於那時的中文習慣讀法是從右至左,故而國人都把按英文書寫方式書寫的“貓熊”,讀成了“熊貓”,並延用至今,唯台灣現仍稱它為“貓熊”。此名正名難於讓人接受,只能“約定俗成”,仍稱“熊貓”。

這段文字有許多可疑之處:

 1. 四十年代,把“貓熊”讀錯 (是否應為“看錯”?) 成為“熊貓”,不大可能。因為在四十年代,電台廣播已經十分普及,如果播音員把“國寶”的名字也唸錯了,有關方面哪有不立即糾正之理?事實上,那時已經有“熊貓”與“貓熊”之爭,而且“熊貓”已經很快地便約定俗成了。

 2. 李氏說,台灣現仍稱它為“貓熊”,此說不確。《辭海》(最新增訂本,1980年,台北) 有“熊貓”條而無“貓熊”條;《重編國語辭典》(1981年,台北) 也是有“熊貓”條而無“貓熊”條。反而《現代漢語詞典》把“貓熊”列為正條,“熊貓”只是副條!事實上在台灣一直也是仍有“熊貓”、“貓熊”之爭。

 3. 李文說當時讀中文是從右到左,這不完全符合事實。實際情況是:當時橫行中文大致上科技界是從左到右讀寫,傳統則從右到左讀寫。大陸50年代才規範橫排為從左到右。在台灣長期存在著混淆,而且在頗長時期內官方與大陸唱反調,規定橫行文字要從右到左,到近年才放寬。在香港也一直有這類混淆。報章文字橫排時改為從左到右大概還是近十年的事,大概以《明報》為始,但是《明報》報頭刊名到現在仍是由右到左。素以“進步報刊”自詡的《大公報》要到回歸前夕的1997年6月,才宣布橫排文字改為從左到右!

(附記:1869年“發現”大熊貓的是耶穌會傳教士 Armand David,《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譯成“大維德”替代習用的“大衛”。據說內地近年來有主張嚴格音譯者,可惜中國人如果大聲讀出“大維德”,歐美人還是無法聽懂。大概最接近法語 David 的,應是天主教《聖經》的譯名“達味”,而這“達味”還須以上海話讀出才像。)

再談大熊貓 / 姚德懷
[ 原載《詞庫建設通訊》1999年7月第20期第49-50頁。]

我曾寫過兩段關於大熊貓的文字 ,其中引《中國大百科全書》說「大熊貓……俗稱花熊或竹熊,古籍上記載的貘、貊、貔、貅、白羆等均指此獸」。最近看到一則消息,說陝南留壩縣首次發大熊貓,並說多年來在農村老人中就有許多關於“花熊”的傳說,可知“花熊”應是陝南一帶的名稱。然則“竹熊”又是那些地方的稱謂呢?相信四川、陝西、甘肅的朋友能夠解答這些問題。

最近也看到《熊貓的風采》一書。其中有一節專談中國歷史上關於大熊貓的記載,列舉了異名及其出處。這裏摘要如下:

貔貅 (《尚書》、《詩經》、《史記‧五帝本紀》)
貘 (《東周列國志》第35回、《爾雅》、《上林賦》(司馬相如)、《貘屏贊》(白居易)、《本草綱目》(李時珍))
食鐵獸 (《山海經》)       
嚙鐵 (《神異經》(漢)
虞 (西晉)
貊 (唐)
猛氏獸、啖鐵獸 (《蜀中廣記》(明‧曹學佺))

我們再翻查《辭海》、《辭源》等工具書,它們並沒有把貘等和大熊貓連繫起來。例如《辭海》(1989年)“貘”條:“貘”指 1. 貘屬動物……; 2. 古籍中的獸名……,沒有指出與今天的大熊貓有任何聯繫。可知,《大百科》和《辭海》的專家們對大熊貓的古名並沒有共識。《熊貓的風采》對此也沒有深入的分析。

上面有一個古名“食鐵獸”,為什麼有“食鐵獸”這樣奇怪的名稱,難道大熊貓 (或其他動物) 真能吃鐵嗎?《熊貓的風采》對此也沒有說明。倒是 George Schaller 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他認為大熊貓常到民居覓食,舔食炊具,甚至用強有力的牙齒咬壞鍋子以取得食物,因此有了“食鐵獸”這樣的名稱。

以前也討論過“熊貓”和“貓熊”的問題。一個說法是在1940年代由於“熊貓”兩字橫排時既可讀成“熊貓”,也可讀成“貓熊”,因此產生了混淆。這種說法是不足置信的。最近偶然對比了中文版《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和英文原版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的熊貓條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英文版“小熊貓”段說:

The lesser (red,or common) panda (Ailurus fulgens)……(Sometimes called bear cat,or cat bear)……

其中最後幾個字 (譯成中文即為:小熊貓……有時稱“熊貓”或“貓熊”) 在中文版裏竟然給略去了!這裏可能有兩個原因:1. 中文譯者可能認為這句話不重要; 2. 中文譯者可能認為英文原撰寫者弄錯了,“熊貓或貓熊”應該放在“大熊貓”後面才是。

不管怎麼樣,英文原文表明了“熊貓”或“貓熊”之爭,不僅在中文世界裏才有,在英語世界裏也早已經有了!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的英語版和中文版還有一個區別,英語版既有大熊貓的圖片,同頁也有小熊貓的圖片,而中文版只有大熊貓的圖片,沒有小熊貓的圖片。這一次我在諦視英文版的時候,忽然靈光一閃,有了“頓悟”。大熊貓太像熊了 (熊頭、熊身、短尾),小熊貓太像貓了 (貓頭、窄身、長尾)。因此小熊貓應該稱“熊貓”,大熊貓應該稱“貓熊”才是!而早期熊貓、貓熊的混淆,其源頭可能就是在於小熊貓!

話又說回來,“熊貓”或“貓熊”,其詞源畢竟還是近代的、外來的。在中國原產地或古代的稱謂中,從來不見有“貓”這個詞素。我們的先民畢竟是聰明的,他們沒有採用“貓”這個語素,因為貓爪是可以縮進的,而竹熊的爪是不能縮進的啊!

我們可否用回本地本色的稱謂“花熊”或“竹熊”呢? (本篇只談通名,不涉及學名。)

三十年代已有“熊貓”之稱 / 朱建頌
 [ 原載《詞庫建設通訊》1999年11月第21期第50頁。]

《咬文嚼字》1999年第6期所載《“貓熊”變“熊貓”》,介紹20世紀40年代在重慶舉辦的動物標本展覽時,人們把從左到右的“貓熊”兩字讀成從右到左的“熊貓”,經過媒體傳播之後,造成以錯為對的情況,以迄於今,云云。

這則以錯為對的“故事”,跟姚德懷先生在《詞庫建設通訊》第13期 (1997年8月)《詞語隨筆》中提到的李玉英《漫談名詞審定工作》所述的完全相同,姚先生即已提出三點可疑之處,值得重視。最近,姚先生又在《詞庫建設通訊》第20期 (1999年7月)《詞語散記》中提到英文版不列顛百科全書“熊貓”條中有“小熊貓有時稱熊貓 (bear cat) 或貓熊 (cat bear)”的情況,表明英語世界裏也存在同樣的分歧,這就不是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的問題了。

在這方面,我特作兩點補充:

(1) 1915年編成、1935年出版的《中華大字典》“熊 胡弓切”之(三):“熊貓,獸名,似貓而善升木。”從所附熊貓圖看,是小熊貓。(見1978年重印本,第935頁。)

(2) 1938年出版的《辭海》“熊貓”條稱:“怪獸名,產新疆;……距今六十年前,為法國科學家比利大衛氏所發現”。(見1980年重印本,第1849頁。) 這是大熊貓,儘管產地不確。據《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熊貓”條說“1869年由耶穌會傳教士大維德發現”(見卷8第691頁),則《辭海》此條草擬於1929年前後。

以上兩項資料反映的時間都在30年代 (實際更早),足證稱“熊貓”並非40年代所發生的以錯為對的偶然現象。再者,《中華大字典》和《辭海》都是直排的,絕不致發生差錯。

另外,對姚先生述及的內容作兩點補充:

(1) 我國古代大熊貓的異名除《詞語散記》所列8種之外,還有:白豹 (《爾雅》),猛豹 (《山海經》),白狐、執夷、白羆 (陸璣《詩疏》)。當然,這些都是文獻上的說法,確否尚待考證。

 (2) 關於食鐵之獸,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貘》中提到“今四川川東有此獸,薪采攜鐵飯甑入山,每為所齧”,也許就是 George Schaller 所說“大熊貓常到民居……咬壞鍋子以取得食物”的依據。這類推測和發揮,稱得上是“合理的解釋”; 而“能舐食銅鐵”(《爾雅》郭璞注) 乃至“須臾便數十斤”(《蜀都賦》劉淵林注) 之類則極不合理,不可信。

[430079 武漢市 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

[編者注:1932年商務《動物學大辭典》既無“熊貓”、“貓熊”,也無 Panda。]

經典串燒歌:林子祥《10分12吋》(1985)

12/20/2008 11:49: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1984年,我升上國中一年級,譚詠麟的《幻影》讓我從此迷上粵語歌曲。國中三年,譚詠麟、林子祥、張國榮、許冠傑、陳百強、梅豔芳、徐小鳳、雷安娜、陳慧嫻等人的歌曲對我而言,可以說是如數家珍。很多人都知道,譚詠麟是我的頭號偶像,不過,今天不談阿倫,我想跟大家分享林子祥一首讓我記憶深刻的串燒歌曲。

林子祥是創作歌手,懂得彈奏吉他及鋼琴,曾創作多首名曲,如《在水中央》、《分分鐘需要你》、《幾段情歌》、《海市蜃樓》、《追憶》、《誰能明白我》、《這一個夜》等。除此之外,他也多次作出創新突破的嘗試。



1985年,林子祥的名曲《每一個晚上》,正是由兩首中西樂曲《Cats》及《花非花》拼合而成,卻不著痕跡,渾然天成。同年,他把二十二首當時得令的流行作品,以高超的編曲技巧組織起來,做出《10分12吋》這首經典串燒歌,可謂前無古人,更牽起一片串燒歌熱潮,後來周潤發(12分10分吋)、朱咪咪(十二分多一串)、古巨基(勁歌金曲)也曾以類似形式製作串燒歌。而此兩首歌曲均得到當年年終樂壇頒獎禮的評審賞識,林子祥憑前者獲頒1985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金曲獎,後者獲頒1985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金曲獎。

綜觀整個80年代,在這十年之間,他共有23首歌曲登上香港電台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位置,僅次於譚詠麟的28首。

同樣是1985年,台灣的可登唱片以「流行45」為名,開始推出一系列的的串燒組曲專輯,以模仿原唱聲音將許多當紅歌曲串在一起。目前在擔任歌唱比賽評審的伍思凱,當年就是從「流行45」竄紅的!

1985年,對我來說,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史蒂芬史匹柏的《回到未來》上映了!這絕對是一部超級經典的科幻電影。

現在,馬上來欣賞林子祥在1985年拍攝的《10分12吋》精彩MV吧!

林子祥《10分12吋》


最後,順便跟各位分享周潤發與古巨基的串燒歌。(很可惜,網上找不到朱咪咪的《十二分多一串》MV。)

周潤發《12分十分吋》


古巨基《勁歌金曲》


古巨基《勁歌金曲2 情歌王》


同場加映:林子祥《每一個晚上》

回味無窮的港劇主題曲MV

12/20/2008 07:32: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自1982年4月18日台灣中視播出了轟動一時的「楚留香」之後,國內三家無線電視台在週六或週日晚間輪流播放港劇,一直到1984年4月初「天龍八部」播映完畢,總共為期兩年。



在這短短的兩年內,台灣三家無線電視台總共播放了八部港劇,依序為「楚留香」、「琥珀青龍」、「楊門女將」、「英雄出少年」、「飛鷹」、「十三妹」、「天蠶變」、「天龍八部」。其中有六部是香港卅多年來一直佔有「慣性收視」的「無線電視」出品,只有華視播出的「琥珀青龍」、「天蠶變」兩部是由「無線電視」的對手「麗的電視」(1982年9月改名為亞洲電視)出品。「天龍八部」播畢後,有鑑於港劇對於同一時段的國內自製節目造成收視率的衝擊,國內演員工會要求新聞局向國內三台下命令禁止播放港劇。於是,「天龍八部」便成了這兩年「港劇輝煌時期」的休止符。

伴隨著戲劇的高收視率,這些港劇的主題曲亦被傳唱於台灣的大街小巷,至今仍讓當年看過這些港劇的人們記憶深刻。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這些令人回味無窮的港劇主題曲MV吧!

楚留香 - 楚留香(鄭少秋)


楚留香 - 留香恨(鄭少秋)


琥珀青龍 - 知你難呼救(何家勁)


楊門女將 - 楊門女將(汪明荃)


英雄出少年 - 英雄出少年(關正傑)


飛鷹 - 飛鷹(鄭少秋)(主題曲從1:52開始)


十三妹 - 巾幗英雄(葉麗儀)


天蠶變 - 天蠶變(關正傑)


天龍八部 - 倆忘煙水裡(關正傑、關菊英)


天龍八部 - 萬水千山縱橫(關正傑)


天龍八部 - 湘女多情(關菊英)


天龍八部 - 付上千萬倍(關菊英)


天龍八部 - 情愛幾多哀(關正傑)


最後,再追加兩首我很喜歡的港劇「神鵰俠侶」主題曲。(1983年的神鵰俠侶當時僅在「金鐘獎外片觀摩」播出幾集,並沒有在台灣的電視台完整播出,我是租錄影帶看完這部港劇的。)

神鵰俠侶 - 何日再相見(張德蘭)


神鵰俠侶 - 情義兩心堅(張德蘭)


同場加映:

楚留香大戰楊過


名劇金曲大展(羅文與鄭少秋同時演唱書劍恩仇錄與倚天屠龍記那段真是一絕!)

兲為天之古字 現已成王八的縮寫

12/20/2008 07:14: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剛剛在 YouTube 搜尋「天蠶變」,用注音輸入「ㄊ一ㄢ」字時,突然發現候選名單上出了這樣一個字:

康熙字典的解釋如下:



【子集下】【八字部】兲 ·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4
【五音集韻】古文天字。注詳大部一畫。 

「兲」是天的古字,但最近在網路上被誤用為「王八」的縮寫字,變成了一個罵人的字眼。

網友創意無限,有許多網友覺得將錯就錯更有喜感,便創造出像「兲蛋」、「真兲」這樣的新詞,更有甚者還戲謔道:「天是王八,那天子豈不就是王八蛋?」;此外,還有網友用「兲」取代「天」,造出了這樣的雙關語:「叫兲兲不應」、「好一個兲」、「偶的兲呀」,真是要讓人不禁要大喊:「我的兲呀!」。

看來,多年前流行的「天兵」一詞,如今應該要改寫為「兲兵」會更貼切。

從一封信看環球唱片如何擁抱YouTube

12/20/2008 01:04:00 上午 張貼者: 張哲生

今天收到 YouTube 寄來的一封信,主旨是「您有一部 YouTube 影片內含受版權保護的內容」,信件全文如下:

jasonforce,

YouTube 的「內容識別」計劃已確認您的影片「譚詠麟重新演繹愛在深秋(2008 Live版)」含有 UMG 聲稱為其所擁有之受版權保護的內容。

您的影片「譚詠麟重新演繹愛在深秋(2008 Live版)」仍可使用,因為 UMG 目前並不反對此內容出現在 YouTube 中。只要 UMG 對您的影片提出申訴,他們將會收到有關您影片的公開統計數字,例如觀看次數。觀眾也會在您的影片頁面看到廣告。

聲明的詳細資訊:

版權擁有者:UMG
已聲名版權的內容:部分或全部的音訊和視訊內容
政策:允許此內容繼續保留在 YouTube 上。

  • 在此影片的觀看頁面上放置廣告

適用於這些位置:
所有位置

UMG 已將此內容作為「YouTube 內容識別」計劃的一部分提出申訴。 YouTube 可讓合作夥伴檢閱其擁有權限的 YouTube 影片內容。 合作夥伴可以使用我們的自動影片/音軌比對系統來識別他們的內容,或者可以手動方式檢閱影片。

如果您認為這項申訴有誤,或者您有授權使用內容的問題,可以透過 UMG 提出爭議申訴,並在您 YouTube 帳戶的 [影片 ID 符合項目] 區段內檢視其他選項。 請注意,YouTube 不會為內容的擁有者調解版權糾紛。 瞭解更多關於影片識別申訴的資訊

YouTube 內容識別團隊敬上

而這封信正說明了環球唱片(Universal Music Group, UMG)擁抱 YouTube 的方式。



下面是12月19日北京新浪網的一則科技新聞,與我所收到的信剛好不謀而合。

環球唱片從YouTube獲數千萬美元廣告分成

北京新浪網 (2008-12-19 23:15)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環球唱片旗下eLabs的執行副總裁里奧‧卡拉雷夫(Rio Caraeff)日前披露,環球唱片通過YouTube獲得了『數千萬美元』收入。

卡拉雷夫說,『與單純為了推廣音樂的電台不同的是,YouTube是一家企業,可以獲得收入。YouTube增長非常迅速,我們通過它獲得的收入每年可增長80%。』

與其他唱片公司一樣,環球唱片與YouTube簽訂了許可協定。根據協定,無論是環球唱片在YouTube上發布的音樂視頻,還是用戶在YouTube上發布的盜版音樂視頻,環球唱片都可以從中獲得廣告收入分成。

YouTube合作伙伴業務主管克里斯‧馬克西(Maxcy)表示,YouTube適合唱片公司推廣音樂,音樂愛好者可以在這裡發現自己喜愛的歌手,『我們將成為唱片公司的優秀合作伙伴,很高興唱片公司能夠在我們的站點上獲得成功。』

卡拉雷夫沒有披露環球唱片與YouTube協定的詳細情況,但業界人士稱,今年環球唱片將通過視頻流服務獲得近1億美元收入,其中包括來自iMeem、MTV和MySpace等所有合作伙伴的收入,當然了,大部分收入來自YouTube。

環球唱片在YouTube上收入激增的原因有兩個:一是YouTube最近找到了合適的商業模式;二是音樂一直很受YouTube用戶追捧。谷歌上個月宣布,YouTube將開始出售搜索關鍵字。為了提高對廣告客戶和視頻創作者的吸引力,YouTube改進了視頻質量,並推出了測試版寬屏播放器。

同場加映:華納音樂與 YouTube 談判破裂

高層表示,華納音樂事件 是YouTube主動撤下的

ZDNET新聞專區:Greg Sandoval 2008/12/23 13:21:02

華納音樂(Warner Music Group)上週六(12/20)表示,由於跟YouTube談判不順利,因此決定將影片從YouTube網站撤下。

不過根據參與此次協商的高層人士表示,實情並非如此。

根據消息來源,由於華納音樂臨時要求YouTube提供更好的財務條款,YouTube只好把影片從網站上撤下。目前四大唱片公司都正在跟YouTube談判合約,協商將音樂與音樂影片放上網站的方式。

華納最後收到的訊息是YouTube開始將他們的影片從網站上移除。YouTube率先在自家網站的部落格裡開出第一槍公告周知。之後,華納的公關人員才急著把他們的消息放出來。

或許這也是為何現在市場上又傳出四大唱片公司都有興趣共同架設一個YouTube競爭網站、唱片公司抱怨YouTube流過來的錢太少、或者華納離開對YouTube絕非好事等說法。華納方面拒絕評論此事。

以上說法都不正確。以下是記者的內線消息說法:唱片公司並沒認真打算架設自己的音樂影片網站;先前我們曾報導過環球音樂有意自己架站,但該計畫目前並沒什麼進展。

至於YouTube與唱片公司拆分的帳款部分,Silicon Alley有報說環球音樂每月只領到2萬5千美元,但記者消息來源表示這完全寫錯。

一位環球音樂高層向記者表示,YouTube讓這家音樂唱片龍頭每年賺進「數千萬美元」。環球唱片今年從線上影片串流獲得的帳款已經逼近1億美元,裡面有部分是其他服務所貢獻,但消息來源指出,這筆金額有八成是來自YouTube。

從各種跡象來看,華納可能太過自抬身價,結果YouTube根本不怕華納離開。YouTube上最常被收聽的音樂來自其他兩大唱片:環球與SonyBMG。旗下擁有U2、Kanye West、滾石樂團的環球唱片在YouTube所屬頻道被瀏覽超過30億次,堪稱YouTube頻道之冠;SonyBMG則排名第二,擁有4.91億次。

華納連前十大都進不去,只有2.78億次,排名第11。

顯然有些唱片公司還挺滿意YouTube的帳款貢獻,只是華納不甚滿意。根據記者的消息來源,華納跟YouTube之間的問題某些方面是自己搞出來的。

小弟弟,你看我們的合照多漂亮!

12/18/2008 05:53: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這應該是我今年所看到最有趣的照片了!

大姊姊天真無邪的笑容,配上小弟弟若有所思的神情,真的是太絕了!普立茲獎是你的了!

9年前的華視新聞與3年前的美鳳有約

12/18/2008 02:44: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公視將於明年1月中旬,每週日晚上9點推出自製的大型音樂綜藝節目「音樂萬萬歲」,由黃韻玲與康康聯手主持。該節目有個單元叫做「台灣音樂現象」,本週錄影談論「懷舊卡通歌曲」,邀請到9年前曾翻唱多首卡通主題曲的何嘉文當特別來賓。



為了豐富節目內容,製作單位便與我聯絡,跟我借了一些懷舊卡通的相關收藏品。



包括了多張收錄卡通主題曲(包括小甜甜、小英的故事、北海小英雄、星星王子、無敵鐵金剛…)的黑膠唱片、「小天使」與「小蜜蜂」的卡通食玩公仔、「無敵鐵金剛」大型塑鋼玩偶、「科學小飛俠」與「海王子」的人偶、「太空突擊隊」與「科學小飛俠」的漫畫書,以及「小叮噹」造型收音機…等等。



在整理收藏品的時候,讓我想起不少往事,包括3年前去上「美鳳有約」以及9年前何嘉文到我家與我一同接受華視新聞採訪的昔日回憶。

有圖有真相,先分享一張9年前(1999年9月8日)華視新聞的截圖給大家看看:
(當時的主播是李四端,他在1997年加入華視,並於2004年轉戰TVBS。)


(按下圖片可看到大尺寸的清晰畫面)

我記得當時好像有用電腦把新聞錄下來,但因礙於當時網站頻寬問題,只能放上這張從新聞影片截取畫面所組成的圖片,不過後來因為硬碟毀損,那段影片也就隨風而逝了。如果那時候有 YouTube 就好了。

接受華視新聞採訪是1999年9月3日的事,那一天剛好是小叮噹的生日(小叮噹誕生於2112年9月3日);同年稍早,1999年4月2日,兒童節前夕,「哲生原力」與GMM唱片合作成立「何嘉文兒童共和國」網站,舉辦網路票選活動,下面是當時記者會的照片,主持人是黃子佼。



最後,將時空拉到3年前的民視攝影棚。2005年8月26日,我參加「美鳳有約」節目宣傳新書 ,除了介紹我的懷舊卡通相關收藏品與《飛呀!科學小飛俠》一書之外,還現場烹飪了一道叫做「無敵鐵金乾」的菜(內容為辣椒、花生炒豆干與小魚乾),以及幫主持人陳美鳳畫了張線條簡單的素描。



這段錄影於2005年10月11日在民視播出,影片如下:

Part 1


Part 2


期待公視「音樂萬萬歲」的播出。

有趣的扯假髮遊戲

12/17/2008 07:02: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本月15日上午約10點半,有挺扁民眾在邱毅步出「監察院」時,上前一把扯下邱毅的假髮,由於事發突然,邱毅被扯下假髮時表情顯得有些驚慌,扯髮男子則立即被數名警察壓倒在地,隨後送上警車。



不過這則新聞的內容不是這篇網誌要討論的重點,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在日本網站上發現的一個小遊戲,類似「打地鼠」,遊戲內容與上述事件有關,玩了就知道!



究竟遊戲裡出現的那些男子是誰呢?是不是日本政治圈的人物呢?請知道的朋友在下面的意見欄告訴我答案,謝謝!

史上最年輕與最年長的 Mario Kart Wii 玩家

12/17/2008 02:00: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2008年12月10日,年僅3歲的小威力帶領56歲的阿嬤,展開她的瑪莉歐賽車(Mario Kart Wii)初體驗。





祖孫兩人一開始玩得很開心,但第一次玩這個遊戲的阿嬤,其生疏的表現一直無法讓孫子感到滿意,結果,身為老師的小威力開始心煩氣躁了,最後,終於惱羞成怒了...



我想,他們兩位應該是史上最年輕(3歲)與最年長(56歲)的瑪莉歐賽車玩家吧!
歡迎小於3歲與大於56歲的玩家前來踢館喔:)

「超偶」潘尚恩退賽 薛聖棻求償百萬

12/14/2008 08:55: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聯合報╱記者江祥綾/台北報導】台視、三立「超級偶像」昨天舉行六強指定賽,參賽者之一的潘尚恩日前才傳出因為換歌事件被砲轟,失聯數天後竟揚言退賽。昨天潘尚恩未參加指定賽錄影,直到節目最後才由潘母陪同出來說明,他表示:「我有特別的理由,需要離開你們。」「超級偶像」製作人薛聖棻表示:「參賽者有簽約若中途退賽,需求償100萬元。」


潘尚恩(左)在潘母陪同下,昨天宣布退賽,右為利菁。照片/三立提供

30歲的潘尚恩特地從美國返台參加「超級偶像」比賽,日前卻揚言退賽,昨天潘母解釋:「我特地從美國回來幫他解決事情,希望製作單位給我們空間,讓我們可以全身而退。」退賽原因,他則表示「不方便說明」。

潘尚恩的退賽決定也惹毛「超偶」製作單位,製作人薛聖棻表示未來將不再邀請潘尚恩上節目,並透露潘尚恩會退賽,與前經紀人合約問題尚未解決有關。網友昨晚在bbs網站ptt上質疑是炒新聞。

而潘尚恩經紀人盧以恩強調,潘尚恩因為是ABC,中文程度不及其他參賽者,對背唱中文歌曲壓力很大,因此尊重潘尚恩退賽決定。對於薛聖棻指潘尚恩和前經紀人有合約問題,盧以恩說:「合約這部份應該還好吧。」

Addsay造成blog在Chrome裡難以動彈

12/13/2008 12:00:00 上午 張貼者: 張哲生

最近發現使用 Google Chrome 讀取我的博客 ,會發生整個頁面卡住而難以動彈的狀況,讓我一度放棄使用 Chrome,但我終究還是捨不得放棄這款介面簡潔、讀取快速的瀏覽器;所以便決定將我在 blogger 裡所添加的 Java Script 一一移除測試,試圖找出是哪個程式導致頁面卡住。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我把兇手揪出來了!

元兇就是 BlogAD 部落格廣告所提供的「Addsay 地址說」。

我已經移除 BlogAD 的廣告 banner 語法好一陣子了(因為常發生廣告內容無法顯示,且報酬率低得離譜),不過 BlogAd 所提供的 Addsay 功能可以讓文章中提及的地址變成可顯示地圖的文字連結,尚有實用價值,我便將 Addsay 功能繼續保留在博客裡,只是沒想到,後來這支程式竟造成我整個博客當掉、舉步維艱的窘境。

剛剛將 Addsay 的 Java Script 移除後,已經可以正常使用 Chrome 瀏覽我的博客了。順道一提,Chrome 的版本終於突破0版本,目前的版本為1.0.154.36,Chrome 的使用者請進入右上角的「工具」選單,點選「關於 Google 瀏覽器」,便可確認所使用的 Chrome 是否已更新為最新版本。

TiVo 新推出 Pause Menu 功能

12/12/2008 12:46: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美通社-加州 Alviso電】數位錄影機 (DVR) 電視服務和廣告解決方案的開創者和領導者 TiVo Inc. 於12月10日宣佈為其互動廣告解決方案套件新增 Pause Menu(暫停選單)功能,目的是吸引那些使用「快轉跳過廣告」功能的觀眾的注意力。這類觀眾特徵比較明顯,所以那些按照傳統形式發佈的廣告自然無法進入他們的視線。

使用 TiVo 的 Pause Menu 後,廣告客戶第一次可以通過在直播 (Live) 或時移 (Timeshifted) 電視節目的暫停畫面上,投放有針對性的產品信息來吸引觀眾。這一新功能對於那些在一類特定的電視節目中,採用產品整合推廣方案或重大媒體投資的傳統電視和非電視廣告客戶而言,效果尤其顯著。此外,他們可以通過選定全部節目類型或節目介紹的關鍵字,選擇擴大投放範圍。

該功能為那些力求爭取到「將廣告快轉的觀眾」的廣告客戶提供了一種基本解決方案。它同時也說明了 TiVo 是如何針對傳統廣告觀眾之外的群體,為廣告客戶帶來了一種獨一無二的解決方案。

使用寬頻網路連接的 TiVo 用戶還可通過新功能 Pause Menu 直接連接至 TiVo 的 Swivel Search 功能,因此只要按下 TiVo 遙控器上的「暫停」按鈕便可輕鬆地找到節目信息、相關節目和下載信息。

各大品牌紛紛制定計劃以推出 Pause Menu。美國賓士汽車公司 (Mercedes-Benz USA) 進入首批簽約者名單,該公司計劃利用該功能,加大對其明年年初推出的針對足球觀眾的新款 GLK SUV 的宣傳。為了12月9日發佈的《荷頓奇遇記》(Horton Hears a Who)DVD 和藍光光碟,20世紀福斯家庭娛樂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也採用了此一功能。

消息來源:TiVo, Inc.

不是94,只有92跟95啦!

12/11/2008 11:32:00 上午 張貼者: 張哲生

媽媽帶小威力到百貨公司購物,店員問媽媽:「你孫子是幾年次呀?」

媽媽回答:「他是94的。」

小威力聞言馬上搶著說:「不是啦,沒有94,只有92跟95啦,另外,高級汽車要加98的!」

(註:家裡一台ESCUDO加92無鉛汽油,另一台TIIDA加95無鉛汽油。)

劉美君奪金馬影后 海角七號獲六獎肯定

12/08/2008 11:26:00 上午 張貼者: 張哲生

第45屆金馬獎華語影片競賽得獎名單於12月6日晚間揭曉:最佳劇情片為「投名狀」,最佳男女主角為張涵予及劉美君,台灣史上最賣座華語電影「海角七號」則獲得六個獎項,包括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與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我非常喜歡的香港女歌手劉美君,在今屆金馬獎得到影后讓我很意外也非常興奮。十幾二十年前買過她好幾張專輯,「點解」、「最後一夜」、「愛是無涯」、「午夜情」都是我很喜歡的歌曲。Prudence在1990年發行的「赤裸感覺」是我極鍾意的一張專輯,主打歌「我估不到」的那句「哎呀呀呀呀,我估不到」至今依舊記憶深刻。



在看得獎名單之前,先欣賞一段影后的「我估不到」吧:



背負著國人期待的《海角七號》勇奪六項金馬獎,雖然得獎數目領先,卻錯失了最重要的最佳影片與導演獎。在本屆金馬獎評審團眼中,最佳影片必須具有「每一格畫面都要完整」的高度水平,《海》片終究仍在激烈競爭中飲恨,與最大獎擦肩而過。

本屆決選評審團主席陳坤厚導演表示,最佳影片項目最後由《投名狀》、《集結號》對決。《投》片由於各部門的表現完整性以及對複雜人性的刻劃,以些微差距勝出。導演項目則是由《投》片陳可辛與《一個好爸爸》的張艾嘉廝殺,張艾嘉雖以創意角度突破港片黑道題材值得鼓勵,但仍不敵陳可辛在掌控全局上接近完美的成績。



評審挑出毛病 成海角致命傷

《海角七號》雖然廣受觀眾喜愛,在評審過程中卻越經討論,越與其他作品產生差距,因此在影片、導演項目,都無法擠入決選討論的最後前兩名。評審認為《海》片劇本好,導演才華無庸置疑,但卻有太多細節經不起深究,例如片尾老太太天黑了看信卻不必開燈,日軍撤退場景也因預算限制未臻完美。決選評審團中的日本影評人大久保賢一更指出,田中千繪演出太過「張牙舞爪」,日本女性角色不應這樣表演,而是堅強中帶有溫柔面。最佳影片畢竟需在各種環節都足以信服且壓得住陣腳,因此《海角》的任何瑕疵,都足以在評審過程中成為致命傷。



最佳台灣電影 海角眾望所歸

不過在年度台灣傑出電影與工作者方面,《海角七號》與魏德聖則是眾望所歸。陳坤厚強調,入圍三部台灣電影《海角》、《停車》與《九降風》都是他心目中的最佳,能看到這三部片的出現,比《海角》賣破四億五千萬更讓他興奮。

硬漢強碰拚影帝 張涵予勝出

本屆金馬獎評審制度,先由普選評審淘汰部分水準不足作品後,再以二階段進行,先由入圍評審團選出入圍名單,昨日在決選評審完成決選後,還需再與入圍評審所給的分數平均,才得出最後得主。因此任何一階段都不足以左右結果,而且決選選出的得主,經過分數平均後仍有可能被翻案,去年女配角便因此由決選選出的張鈞甯爆冷敗給范冰冰。今年的翻案案例同樣落在女配角獎項,在「三個阿嬤」梅芳、黎明與苗可秀廝殺後,決選評審原本選出苗可秀,卻因入圍評審太愛梅芳,在分數平均後當場翻盤由梅芳勝出。



最佳女主角項目原本也是劉美君、莫小奇與林嘉欣三強對決的局面,經討論後由前兩者捉對廝殺。賣力演出的莫小奇雖然準確執行導演傳達的意念,劉美君卻更多了自己演出的空間,丟出更多讓人驚訝的細微表情,傳遞出任性的達觀與底層人物的溫暖。男主角項目中,廖凡只有單面的壞人壞到底,古天樂則在後段中年戲分暴露瑕疵,最後由張涵予與李連杰兩位硬漢硬碰硬;李連杰雖能在後段傳遞出掙扎的表情,張涵予科班出身的完整詮釋終究勝出。男配角項目則由馬如龍技壓聲勢緊追在後的戴立忍。

最佳新演員項目爆冷,由短片《跳格子》中的圖騰樂團主唱姜聖民獲獎。《海角》的茂伯雖無失誤,但就演員表演上被認為仍有不足。《囧男孩》的「騙子二號」潘親御,則被評審認為畢竟是小孩子又戲分重,演太久就難免「二二六六」。大量以眼神傳達感情的姜聖民,則以「一格都沒有失誤」的準確演出,在部分評審力挺下獲得肯定。

第45屆金馬獎得獎名單:

最佳劇情片:「投名狀」

最佳導演:陳可辛「投名狀」

最佳男主角:張涵予「集結號」

最佳女主角:劉美君「我不賣身.我賣子宮」

最佳男配角:馬如龍「海角七號」

最佳女配角:梅芳「囧男孩」

最佳新演員:姜聖民「跳格子」

最佳原著劇本:蔡宗翰和林書宇「九降風」

最佳改編劇本:劉恆「集結號」

最佳攝影:鄭兆強「文雀」

最佳視覺效果:吳炫輝、鄒志盛和郭惠玲「投名狀」

最佳美術設計:趙思豪「停車」

最佳造型設計:黃育男和康俊偉「花吃了那女孩」

最佳動作設計:李忠志「保持通話」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呂聖斐和駱集益「海角七號」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國境之南」 (海角七號)

最佳剪輯:邱志偉「保持通話」

最佳音效:Steve Burgess「深海尋人(謎屍)」

最佳創作短片:「跳格子」

最佳紀錄片:「沿江而上」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海角七號」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魏德聖

終身成就獎:常楓

特別貢獻獎:黃仁(資深影評人)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海角七號」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停車」

今明的運勢如何?Wii占卜頻道上線

12/05/2008 06:06: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Wii 於12月2日新增了「今天明天的占卜幸運頻道(きょうとあしたの占いラッキーチャンネル)」,這是由Media工房股份有限公司監修的線上服務,能夠針對日常生活中容易感到迷惑的事進行占卜來獲得建議。這個頻道可以從Wii購物頻道(Wiiショッピングチャンネル)免費下載。



「今天明天的占卜幸運頻道」中,不但可以在「今天運勢、明天運勢(きょうの運勢、あしたの運勢)」裡占卜戀愛運與工作運等等,還可以玩到此頻道專屬的原創占卜,例如「友好占卜(仲良し占い)」、「飲食指引(食のみちしるべ)」、「遊玩指引(遊のみちしるべ)」、「美感指引(美のみちしるべ)」等。

最多可以登錄6個Mii,依各人出生年月日來進行占卜,非常適合全家人一同玩樂。

同場加映:「今天明天的占卜幸運頻道」日文官網

看見台灣製的無敵鐵金剛DVD

12/04/2008 05:15: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今天逛新光華商場時,發現有幾家唱片行在販售「無敵鐵金剛」的完整版DVD,日文發音,中、日文字幕,全部92集(12片DVD),售價1,500元。我直覺認為這套DVD不是正版的,就像前陣子發售的「小甜甜」跟「科學小飛俠」的DVD,並非日方正式授權的商品;而當我看到封面上把無敵鐵金剛的原名拼錯了(將 Mazinger Z 拼成了 Machine),更加確定了我的直覺。

後來上網查了一下,發現日本東映公司在2002~2003年間曾發售了無敵鐵金剛(マジンガーZ)的DVD,將92集分成兩個Box發行(各46集),發售日期及定價如下:

マジンガーZ BOX 1:2002年11月21日發售,定價46,000日圓(未稅)。

マジンガーZ BOX 2:2003年2月21日發售,定價46,000日圓(未稅)。

若跟台灣販售的價格做個比較,92,000日圓約合33,280新台幣,足足為台灣盜版售價的22倍。

但若非正版的,儘管再便宜,我連一絲絲購買的慾望都沒有。



下面是 マジンガーZ BOX 1  的產品說明(包括生產終了的告示):(按圖片可放大)



目前日本原版的BOX 1已經賣光了,只剩下BOX 2在網路上還可以買得到,我想「已經買不到原版」應該是盜版商看好台灣市場的主要原因吧。

在這一波不景氣裡,盜版懷舊卡通市場反倒是一片蓬勃;請問,你會用消費券去購買盜版的小甜甜或是無敵鐵金剛的DVD嗎?

同場加映:

日方發表台灣發行的無敵鐵金剛DVD未經授權的聲明稿(按連結可以看到全文)

聲明稿中指出,發行盜版DVD的視新科技公司宣稱取得日本Sky High Entertainment授權,並取得新聞局發行核准。但永井豪版權所屬的Dyanmic公司並沒有授權給Sky High Entertainment,而且視新科技公司也在2008年4月廢止。據了解,Sky High Entertainment是日本一間發行成人影片的公司,跟動畫毫無關連。發生這樣的事件,他們表示很遺憾,也希望政府當局、商家與消費者能協助遏止盜版,畢竟他們以往跟台灣廠商的合作經驗都相當愉快,不想因為這件事影響了雙方的信任。

日本東映「無敵鐵金剛」DVD官網

推薦《鄒女‧在唱歌》美麗的聲音

12/04/2008 03:28: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恭喜好友小慧發新片了,這次還是跟妹妹Lea及好友們一同演唱!

誠摯推薦給大家:《鄒女‧在唱歌》



每個人心中總是會有個夢想

不管這個夢想是什麼 有夢最美

終於 我們美麗的夢想實現了   好不容易孵出來的

要謝謝好多人 謝謝我們每一位鄒女 如果沒有鄒女 也不會有這張美麗的專輯

謝謝為這張專輯辛苦的所有工作人員  真的很謝謝你們  沒有你們

也是不會有這張很美的專輯

鄒女 來自五個獨立的個體

卻因為留著相同的血液 繼續綻放著對音樂的熱情

相信大家聽過這張專輯之後

就真能感受到那股熱力了

我是鄒女的小安  希望大家多支持

鄒女在唱歌



鄒女在唱歌 2008年12月25日  溫暖發行

12月1日起開放預購

如何預購呢?請見「鄒女在唱歌」部落格


左起:安欽雲、高慧君、高蕾雅

36年前的今天,無敵鐵金剛首映。

12/03/2008 09:30:00 上午 張貼者: 張哲生

36年前的今天,無敵鐵金剛(マジンガーZ)電視卡通在地球首映。原來「無敵鐵金剛」跟「科學小飛俠」(1972年10月1日首映)和我,都一樣誕生於1972年。

1972年12月3日至1974年9月1日間,每週日下午7:00~7:30,無敵鐵金剛《魔神Z》(マジンガーZ)於日本富士電視台播出,全劇總共有92集。



1978年,台灣的華視播出時將《魔神Z》(マジンガーZ)與《大魔神》(グレートマジンガー)合併播出,並把卡通命名為《無敵鐵金剛》,其中マジンガーZ的部份主要是在1978年(民國67年)7月3日至11月27日(包含混雜其中的重播集數)間,於每週一~五下午6:00~6:30播出,不過有少部分則是挪至《大魔神》的部分才播出;相隔6年後又再度重播,同一部分在1985年(民國74年)10月2日至1987年(民國76年)7月1日間,於每週三下午6:00~6:30播出,此次有按照原順序放映至第91集。不過卻沒有播出串連續集劇情的第92集。

關於「無敵鐵金剛」的詳細圖文介紹,請見「哲生的童年回憶之無敵鐵金剛」。

日文版主題曲:


中文版主題曲:

VISA廣告跳舞男子的真面目

12/01/2008 06:06:00 下午 張貼者: 張哲生



看過上面這則 VISA 的電視廣告嗎?影片中在世界各地跳著有點愚蠢的舞蹈的男子,在網路上可是大有來頭的喔!

他叫做叫 Matt,32歲,原本任職於一家電玩遊戲公司,對他而言,從小便想設計電玩遊戲的理想實現得相當早。有一天,他突然驚覺自己的人生似乎錯過了什麼。於是,在2003年2月,他辭掉了澳洲布里斯本的工作,他開始在亞洲各地旅遊,目標是用完所有的積蓄。

在旅遊的過程中,Matt 為了讓親朋好友知道他身在何處,便架了一個叫做「Where The Hell is Matt」的網站,隨時紀錄自己的行蹤。某天他在越南,隨性跳起了自己臨時發明的舞蹈,看起來雖笨拙但挺有趣的,於是他的隨行友人將這段舞蹈拍攝下來,張貼在 Matt 的網站上。



從那次跳舞的舉動之後,在友人的鼓動下,Matt 每每旅行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就會跳起這個有點白痴的舞蹈,以示「到此一遊」。就這樣,Matt 持續做著這件傻事,慢慢地,Matt 的網站被網友在網路上傳播了開來,也受到了許多媒體的注目。

2006年,Matt 把他旅行了6個月、橫跨39個國家的紀錄影片發表在自己的網站上,該影片至今被點閱超過一千萬次,他也收到了數以萬計的電子郵件。

於是,Matt 有了一個新的想法,他發現自己一個人跳舞實在太無趣了,他決定再一次環遊世界,並且對那些從全球各地寄信給他的人提出邀請,在他拜訪時,與當地的網友一同跳這個聞名世界的舞蹈!



Matt 第二次環遊世界的經費,是由口香糖公司 Stride 贊助的;在小有名氣之後,Matt 便開始受邀到處演講。如今,VISA 找上他來代言電視廣告,看來他可以再進行好幾次的環遊世界之旅了(如果他有空的話)。

同場加映:Matt 的台灣遊記